新規劃 | 百億之后再出發 運籌帷幄謀新篇
集團公司2016年工作報告中提出了“著力實施‘一五五三’發展戰略”,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根據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38所堅持以引領“國家實體空間安全的智慧感知”為己任,積極做好“十三五”規劃的謀篇布局,所內各部門也主動對標,積極思考,科學謀劃發展規劃,確保正確發展方向。本期,我們繼續推出“新規劃”系列專題報道,對所內相關領域未來發展的新思路、新規劃進行解讀。
記者 許骎 吉麗
科技創新:打造標志性產品和標志性技術
加強科技創新規劃和戰略管理,堅持行業領先策略,努力突破核心技術,打造競爭優勢。著力構建高效、協同、開放的技術創新體系,努力解決科技資源重復分散現象,加強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等基礎條件平臺建設。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和知識產權管理保護,重點解決產學研脫節等體制機制性障礙,逐步形成規范的知識產權轉讓制度。
——摘自38所2015年度工作總結報告
2016年,38所將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建立健全科技創新管理、考核機制,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科技創新指標要求。
38所將充分利用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產學研聯合示范企業、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技創新平臺,加強對外聯合和資源共享, 構建開放式科技創新體系。與此同時,按照“規范管理、提升水平、爭創一流”三步走的戰略,38所還將打造數個“國內卓越、世界一流”的實驗室,擴大與高校合作范圍,建立起長效機制。
在推進標志性技術、標志性產品規范化管理方面,38所將逐步規范標志性技術、標志性產品申報、審批、評審等工作流程,加大項目進度監督。計劃從今年開始每年增加10項標志性技術和10項標志性產品,爭取“十三五”末形成50項標志性技術和50項標志性產品。
38所將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優化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增加預警提示功能,實現項目計劃的“前、中、后”的多方面提醒及預警提示,繼續加大項目運行的管控力度。
人力資源:做好人才引進 創新激勵機制
推進“五元”薪酬落地,建立與績效、職業層級、崗位職責相掛鉤的崗位績效薪酬體系。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化科學選人用人,創新管理方法,實現能進能出的動態管理。
——摘自38所2015年度工作總結報告
2016年,38所將聚焦人才引進和激勵機制兩方面,突出亮點,在選、育、用、留等方面完成重點工作,以提高員工的積極性,為企業輸入新鮮血液,在保障企業人才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提升員工福祉。
在人才引進方面,2016年將通過對外引進和對內提升的雙模式來提高企業人才能力。在對外人才引進上,更加注重人才給企業帶來的價值及其未來發展前景,在薪酬方面也非一概而論,而是一人一酬,實現談判薪酬體系,根據其自身價值定其酬勞;對內將通過一系列的措施提升企業現有人才的自身素質和能力。
在崗位績效工資制方面,將深化“五元”薪酬體系,實現企業績效與員工福祉的雙增長,以崗位責任、技能要求、工作強度、工作環境等要素的評價結果為依據,根據崗位價值確定薪酬寬帶,崗變薪變,以員工的勞動成果為衡量標準,確定薪酬在寬帶中的位置,多勞多得。
在崗位體系建設方面,將以崗位體系建設、崗位編制確定、崗位價值評估、職業發展體系建設為基礎進行薪酬等級體系的設計,第一步是在制造片區和職能管理片進行定崗定編定級定員定薪。在業務領域、專業技術等片區進行組織績效梳理,明確內部核算辦法;第二步是拉通全所崗位績效薪酬,實現以崗定薪、異崗異薪、崗變薪變,進而提升薪酬體系科學化水平、競爭力和激勵效果。
黨建工作:強化基礎年 構建新局面
以“強化基礎主題年”方式,以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清單為抓手,繼續抓好從嚴治黨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實施方案在全所的推進落實;進一步健全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各項制度辦法,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的規范化水平;啟動“擦亮黨徽”工程,督促各支部和黨員在完成重點項目、重大工程和重點攻關任務上主動作為。
要進一步加強黨的群團工作,開創黨建工作的新局面。
——摘自38所2015年度工作總結報告
“強化基礎年”為年度黨建主題,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系統實施“擦亮黨徽”工程,推動基層“有困難找支部、要攻關找黨員”,進一步弘揚正能量好作風,實現新面貌新作為。
加強《38所黨委關于加強基層黨組織工作的實施方案》的推進落地和監督檢查,增強基層組織生活嚴肅性、原則性、戰斗性。切實抓好專題組織生活會、黨員民主評議、黨員黨性分析、三會一課的檢查落實。
探索建立項目黨支部、黨小組,并以四創電子為龍頭,推動子公司黨組織圍繞如何發揮政治核心作用,落實好組織機構、工作機制,建立完善相應制度。
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定期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向集團公司黨組、紀檢組報告責任落實情況,繼續推動紀委聚焦監督執紀問責主業,以嚴肅問責推動“兩個責任”落實。
在輿論導向方面,堅持宣傳姓黨,堅持為科研生產服務的工作導向,下發《38所新聞宣傳工作管理辦法》,召開38所宣傳思想工作會,成立基層部門宣傳工作小組,結合全所通訊員隊伍建設,構建38所大宣傳格局。
2016年,所工會將下發《38所勞動競賽暨技能競賽管理辦法》,推進“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勞模工作室”建設。全面實施《38所民主管理辦法》,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的工作程序。同時,繼續從群眾利益出發,推進“活力工程”、“陽光工程”,不斷提高員工福祉。
團委工作將組織開展“智慧博微 創贏青春”五小創新活動,開展“青年大眾創新”活動,充分發揮青年突擊隊和生力軍的作用。
綜合計劃:保經濟指標 推組織績效
2016年,在確保完成集團公司考核指標的前提下,制定各種措施不斷提升經營質量,大幅提高利潤率和全員勞動生產率,擴大實體業務在全所營業收入中的比例。
——摘自38所2015年度工作總結報告
2016 年,38所將聚焦“國家實體空間安全的智慧感知”業務定位,在軍工大項目市場爭取、民品重點項目產業化上凝聚全所力量,力爭有較大突破;強化科技創新、國際化經營兩大業態的發力,夯實“十三五”發展基礎。
在“十三五”期間,38所將建設一個基于IPD模式,實現全成本核算的全面績效管理體系,實現對所有組織、個體價值創造的科學評價,支撐五大業態均衡發展,確保38所整體利益最大化,完善激發員工創造力的機制。
通過“算清楚賬”,建立項目管理的自我約束機制。聚焦支撐業務領域發展面臨的科技人員不足、項目成本管控偏弱、信息化配套不足等問題,搭建項目經理與資源部門的人力資源交易機制,建立人力成本的統計、核算、獎懲機制,實現項目團隊核心成員工作量可以預期,倒逼項目經理提高項目管理的策劃、計劃、管控等能力。
在全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完善職能部門績效管理機制。牽引全所職能部門創造價值,在相關職能部門已有考核指標基礎上,嵌入新增經濟類指標。分類設置職能保障部門經濟類指標,使績效可以量化,價值創造顯性化,最終實現全面績效管理目標。